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瞭望 | “双碳”机遇下林业大学如何大展宏图—(2)

来源: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二是推行基于目标任务的人事机制改革,打破“干多干少一个样”的分配制度。各个学院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,薪酬与任务要求、绩效考核、学术成果挂钩

  二是推行基于目标任务的人事机制改革,打破“干多干少一个样”的分配制度。各个学院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,薪酬与任务要求、绩效考核、学术成果挂钩,有没有“帽子”都可以年薪制,极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  李斌:“双一流”建设旨在创新教育体系,打造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,真正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。

  首期“双一流”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五方面。

  林业是艰苦行业,林业人必须有坚毅的品格、忠诚的态度、务实的作风、合作的气度。这是林业给人的启示,也是自然给教育的启示。现阶段,校训精神更融入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思想,引领东北林大在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贡献更大力量。

  二是夯实新农科建设奠基石。推动科教结合,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;推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,建设涉林品牌“金课”,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的高水平教材建设;建设国家级农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,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。

  李斌:我们会重点围绕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“绿色发展”“乡村振兴”等,在前瞻科研方向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布局上下功夫,提升原始创新、自主创新及协同创新能力,助力创新驱动发展。

  我们希望在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指引下,提升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,推动林业高等教育成为绿色教育提供者、绿色科技推行者、绿色文化引领者,助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。

  随着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,林业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,越来越多学子积极主动投身林业行业,成为林业发展的后继力量

  李斌:完成碳达峰、碳中和的“双碳”目标,林业专业大有可为,这是东北林大“二次起航”的机遇。

  四是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,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、彰显度都明显提升。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~2019年全国农林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(TOP20)中位居首位。研究生培养方面,推出卓越研究生计划,注重内涵建设。

  《瞭望》:怎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?

  李斌:未来,东北林大不会抛弃“林”、放弃“林”,而是要立足“林”、做强“林”、服务“林”、培养“林”,让“林”富有更强生命力。

  而当前农林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还不适应。一方面,知识技术体系与现代农林产业要求不匹配,教师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,导致学生所学和产业实际有脱节;另一方面,专业越分越细,出口越来越窄,不利于学生打牢基础、挖掘潜力,也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,客观上导致有些学生不爱选林科。

  随着生态文明观念更加深入人心,林业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,已有越来越多学子积极主动投身林业行业,成为林业发展的后继力量。环保烈士徐秀娟的侄女徐卓,从东北农业大学转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,毕业后回到一家三代奋斗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。这样的年轻人是我们需要的,未来我相信会越来越多。

  一是拓展“林”的概念,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推动多学科高水平发展。二是让非“林”专业插上绿色翅膀,践行生态文明,促进地方和行业发展。三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为国家培养品德、知识、能力、素养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  《瞭望》:服务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学校有哪些规划?

  李斌:新农科建设是我们的主要抓手。下一步,学校要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新范式、新标准、新技术、新方法,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。

  《瞭望》:你对学校长远发展有何设想?

  一是下好新农科建设先手棋。一方面,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,树立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;设置成栋人才实验班,持续推进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;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体系,建设辅修专业、微专业,实施通专融合、文理交叉,推进交叉复合人才培养;以“大数据+智慧林业”“新材料+生物技术”等作为交叉突破口,打破固有学科边界,破除原有专业壁垒,推进新工科、新农科融合的一流涉林专业集群建设。

文章来源: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blydx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5/731.html



上一篇:电视剧《青山不墨》央视一套热播 剧中这个人物
下一篇:东北林业大学新增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

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投稿 |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|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|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