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版面费[04/29]
- · 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投[04/29]
- · 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数[04/29]
- · 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期[04/29]
河北阜城大学生夫妻回乡做手工布鞋 年销售额百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说干就干,两个人开始了手工布鞋的创业之路。“千层底布鞋”鞋底用白棉布打成袼褙,多层叠起纳制而成。一双传统的手工“千层底布鞋”,光鞋底就有30多层棉布。夫妻俩一点儿不
说干就干,两个人开始了手工布鞋的创业之路。“千层底布鞋”鞋底用白棉布打成袼褙,多层叠起纳制而成。一双传统的手工“千层底布鞋”,光鞋底就有30多层棉布。夫妻俩一点儿不含糊,先打袼褙,用面粉熬成稀稠适宜的糨糊,涂抹在木板上,将棉布铺平整糊上去,置于阳光下晒干,做好的袼褙大概是一张卡纸的厚度。再按鞋底样子剪袼褙,把20层的袼褙鞋底、9层的袼褙夹心、5层的后跟摞在一起做鞋底。
今年37岁的朱冰冰毕业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,2014年,为了照顾老人,他和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妻子温继伟放弃了外面的工作,回到家乡河北省阜城县大白乡许庄村创业。
随着订单越来越多,朱冰冰、温继伟开始把纳鞋底、上鞋等工序分包给当地群众。他们负责原材料提供,周边村民定期交活。成手的话,一个人每天可纳鞋底一到两双,上鞋五双。
随着不断摸索学习,夫妻俩制作的手工“千层底布鞋”由原来单一的普通布鞋,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个款式、60多种花色,年销售额100余万元。
从开店做布鞋到私人订制,从解决个人温饱维持生计到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的60多个村民实现人均年增收1至2万元,朱冰冰、温继伟夫妻带领村民用“千层底”走出了一条致富路。
方便了照顾母亲,但维系生活成为难题。细心找寻生计的温继伟发现:大白乡几乎家家的老人都会做“千层底”布鞋,而且手艺很好。这令小时候就穿惯妈妈做的布鞋的温继伟心里一动:何不开一家手工布鞋店,给大家带来收入,也把做布鞋的手工艺传承下去?
本文转自:中国新闻网
最近,夫妻俩又利用抖音平台尝试了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。“时代在变化,销售方式也在更新。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进一步扩大。”温继伟说。
“没想到我这个岁数还能领工资,多亏了小伟夫妇。”阜城县大白乡许家庄村70岁的村民孙金凤说,从小就会纳鞋底的她,从没想到有一天还能靠这门手艺挣到钱。
接下来的纳鞋底是最为考验做鞋人功夫的环节。用针锥从正面扎眼,顶针推着针扎进30多层的棉布中,针头露出,再用手钳拽出来拉紧,一个40号左右的布鞋底需要纳上1000多针。“一双鞋下来,得有30多道工序。”温继伟说。
文章来源: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blydx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1/740.html